亿博·app安卓版下载
亿博·app安卓版下载
你的位置:亿博·app安卓版下载 > 新闻动态 > 葛国营 | 品《海天丽人》:审美自由的双重奏

葛国营 | 品《海天丽人》:审美自由的双重奏

发布日期:2025-08-07 17:00    点击次数:124

图片

品《海天丽人》:审美自由的双重奏

文/葛国营

        《海天丽人》以“文诗互映”的古典结构,先以骈俪之文铺展海滨丽景,再以七律之体升华哲思。文赋如工笔长卷,诗作似写意飞白,共同构建了一幅既具感官冲击又富精神超越的审美图景。

        文中丽日如“恋人之笑靥”,仙姝于“碧波白沙”间流转,轻纱与素手、鬓影与玉鉴交织,意象明丽而流动。作者尤擅捕捉光影之瞬变:“晴光泻璧”中“芙蓉颜色映天青”,波光人影相融,似真似幻;海风拂袂之际,“珊瑚珠玉摇鬓影”,细微动态跃然眼前。当丽人卧沙,“绮罗散若朝霞”,人物与自然之色浑然一体,视觉盛宴渐入“不复知今夕何世”的忘我迷境。

        诗中“男人至死葆天真”一句如奇峰突起,将前文沉醉的审美体验升华为对生命本真的执着宣言。颈联“窥帘岂必讥禽兽,守矩何曾愧鬼神”,以惊世之语冲决世俗礼法的堤防——坦然面对自然欲念,自比“禽兽”而不以为耻;内心坦荡磊落,则“守矩”与否皆无愧于天地神明。此联以悖论式表达,实现了对传统道德评判的消解与超越。

        “自由身”乃全篇魂魄所在:文中丽人戏浪卧沙,身姿在碧波白沙间自由舒展,是形体之无拘;诗中“心旌独曳”,则是精神对尘世羁绊的彻底挣脱。至尾联“向晚云霞融海色,白鸥掠鬓莫相嗔”,霞海交融、鸥掠人鬓,物我界限在审美沉醉中悄然溶解,抵达天人相谐的终极自由。此境中白鸥掠鬓,已无惊扰之忧,唯有物我两忘的澄明。

        从“洛神出水”的缥缈幻境到“自由身”的铮铮宣言,文本完成了由审美幻境向精神觉醒的飞跃。文中仙姿与诗中傲骨,实为自由精神的一体两面:前者是自由的审美化外显,后者则是自由的哲理式确认。

        《海天丽人》如一幅金碧山水,工笔处见仙姿绰约,写意时显风骨嶙峋。它在海天之间构筑的,不仅是视觉的盛宴,更是精神自由的圣殿——当白鸥掠鬓、云霞融海之际,我们终在审美之醉与生命之真的交响中,谛听到了灵魂挣脱枷锁的清越回响。

图片

海天丽人

◎葛宁贵

暑月既望,得佳人邀约,游于海滨。丽日当空,若恋人之笑靥,融金缀玉。仙姝三五,忽现沙渚。轻纱蔽体,曼妙身姿流转于碧波白沙之间;素手掠云,玲珑曲线倒映于琼田玉鉴之上。海风拂袂,珊瑚珠玉摇鬓影;晴光泻璧,芙蓉颜色映天青。或戏浅浪,银铃碎于潮声;偶卧细沙,绮罗散若朝霞。海天相映,如画如诗,恍惚间但见洛神出水,湘娥凌波,不复知今夕何世矣,遂作诗以志其事。

男人至死葆天真,

漫逐惊鸿踏浪新。

纱縠半遮方外侣,

心旌独曳自由身。

窥帘岂必讥禽兽,

守矩何曾愧鬼神。

向晚云霞融海色,

白鸥掠鬓莫相嗔。

2025-7-14

□编辑:海燕文化 □摄影:多/小白 □LOGO\题图\尾签设计:野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